全部文章

与你一起用心理学解决人生难题。

心理专家:购买这些东西,带来的幸福感最强!尾款人必看!|心理实用手册

双十一又要来了!

作为一个苦哈哈的贫民窟女孩,我早早就立下了 flag:

今年双十一什么都不买!!!!

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我把某宝某猫某东等购物APP全部卸载了,并且用各种学习APP把手机内存塞得满满的——啊,知识的味道,它包围着我。
知识的香味仍未散去,一只脸很方的黑猫出现在我的电脑桌面,露出了迷死人的卡姿兰大眼睛。若干秒钟后,我便发现自己在某猫官网上挑东西放进购物车了。
原想逃避消费主义魔爪的我就这样在某猫官网怒放了半天的生命。
买买买,真香!
这真不能怪我定力不足。
人美心善的心理学家们已经为我准备好理由了:购物的确能让人幸福。所以我买买买,只是在追求幸福生活而已。
剁手不止一时爽,物质消费能反复地带来幸福感。

01 购物带来幸福感 

真实验证:购物带来幸福感!
加拿大心理学家 Weidman 和 Dunn 找来两拨大学生搞了一个关于购物幸福感的研究。
第一拨大学生每人填了一个《主观幸福感量表》之后,分别领到了20美金去买买买。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实验的研究者就是霸道总裁:拿我的钱去花,不花完不许回家!
在两位霸总的命令之下,第一拨学生有的买了物质类商品(紧身裤、音箱、咖啡机等),有的买了体验类商品(比赛门票、滑雪、spa体验卡之类)。
接下来的两周,学生们每晚都要记录物质类或体验类商品带来的幸福频率和强度。为了知道学生们的幸福感持续了多久,一个月后,研究者发邮件询问了两种购物分别给学生带来的幸福感持续时间。
至于第二拨学生,研究者没有送钱,但是给他们分别送了物质类的礼物或者体验类的礼物,然后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幸福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一波猛如虎的操作过后,我们的霸总 Weidman 和 Dunn 得出了一个结论:
购买物质类的商品,可以频繁带来微弱的幸福感;而购买体验类商品带来的快乐是一过性的,但更强烈,而且会留下玫瑰色的回忆。

02 零售疗法的疗愈能力 

剁手只能一时爽吗?
错!
心理学家回答:得看你剁的是啥。买到了心仪的小裙子,每次穿上都能开心一下,直到你厌倦为止;买到了演唱会门票,则只能一次性爽翻天,但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其实,“购物能带来幸福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有意思的是,它竟然拥有了一个专门的术语,“零售疗法”(retail therapy)。这并非一种真正的心理治疗技术,因为购物具备心理疗愈作用,故得此名。
看到这儿,可能有些小伙伴会有疑问,为什么名字是“零售疗法”(retail therapy)而不是“购物疗法”(shopping therapy)?
购物嘛,毕竟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买游艇买飞机也算购物,但对于一般人而言,买到了可能就倾家荡产了,还谈什么心理疗愈?
零售,则强调了在琳琅满目的普通商品中挑选心仪之物的乐趣——科学家们起名,真是该死的严谨呢。
零售疗法(买买买)至少有三大心理疗愈功效:
  • 释放压抑情绪,缓解压力
当你情绪不好时会去做什么?喝酒,运动,吃东西,找人聊天?
如果你认为喝酒伤身伤脑,运动费时费力,吃东西易发胖,与人聊天易遭误解,那不如试一下购物。
科学研究表明,购物在缓解负面情绪上见效极快,而且基本无毒副作用:不伤身,不费时,不发胖,而且不用承担损害人际关系的风险。
袁咏仪们说:何以解忧?唯有买包。
不止妹子会热衷购物减压,特恩斯公司的调查发现,有40%的男性会通过购物来改善自己的心情。
在剁手这件事情上,须眉不让巾帼,男女之间也不必五十步笑百步了,因为我们都是兜里揣着五毛钱去小卖部挑零食的郁闷小学生。
  • 从悲伤中恢复,迎接改变
来自萨瓦迪卡国度的学者Ajanant和Srinarong在47页的报告中论证了一件事:
不管是线下购物,还是网络购物,都有助于缓解持续性的悲伤情绪。而且两者的效果没有差异。
而Yarrow博士在她的博文里分享了一个案例,佐证了萨瓦迪卡的研究:
结婚超过十年的Janice最终和丈夫离婚后,第一时间购买了一套全新的床上用品。Janice说:“我花了几个小时购买了正确的东西,这对我确实有治疗作用——我要摆脱旧婚姻并准备重新开始了。”
在Yarrow看来,购物是一个对新生活进行心理准备的过程。当人们购物时,他们自然而然地想象着他们将如何使用他们购买的东西,同时也在想象着他们的新生活。
若你想要摆脱悲伤的旧生活却不得要领,就从购物开始吧;
同理,若亲友们沉溺悲伤无法自拔,就带他们去买买买吧。
  • 应对死亡想象,减轻恐惧
灵魂拷问:你是害怕有钱没命花;还是怕有命没钱花?
在科学家Nepomuceno和Laroche的研究中,两位研究者先让参加实验的人想象他们死亡时的可怕情境,接着调查他们的消费意向。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本身并非坚定的反消费主义者,那么光是想象死亡这件事,就会促使他倾向于高额消费。
这个研究证明了:一般人害怕没命时,就会更想要花钱。
此处不得不提一个历史细节:美国的911恐怖袭击过后,美国的全民消费额迎来了一波井喷式的高峰,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买买买”来缓解悲伤和恐惧,从而把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扳回正轨。
综上,买买买不仅能让人幸福,还能帮助你应对抑郁、悲伤、恐惧等心病!
如果说它有什么缺点,就是比较费钱吧。
对于土豪而言,连这唯一的缺点都不存在了。
在我沉迷网购乐不思蜀时,一只不便透露姓名的帅哥发来微信:
如何买完之后又不会有负罪感?
噢,又是被消费主义扼住咽喉的天涯沦落人。
作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指点迷途的天涯浪子是我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于是我淡定回复:最快捷的方式是——退货
这不是开玩笑。心理学家们说了: 如果钱不能让你快乐,一定是你把钱花错了地方。
负罪感是冲动性购物的惩罚。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购物之后不仅不让人愉快,反而会产生罪恶感(guilt)或羞耻感(shame):
一种是冲动性购物(impulsive buying)
另一种是强制性购物(compulsive buying),也称购物强迫症。
如果一个人一有时间就浏览购物网站,看到打折、包邮就兴奋,不管需不需要,非得买点东西;遇到促销、优惠更是无法自持。那大几率就是得了购物强迫症,建议及时到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就医。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冲动性购物才是产生罪恶感和羞耻感的主要根源。
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会更容易冲动性购物——不仅会在线下冲动购物,也会在网上冲动购物。因此,如果你是因为钱包空虚而感到悲伤,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在双十一前中后打开你的电脑:无处不在的弹窗广告会让你忍不住剁手,然后更加悲伤。
冲动购物买回来的往往是自己不需要的甚至嫌弃的东西。每次看到它,你可能都会回忆起自己的智商被商家按在地上摩擦的那个瞬间,不糟心才怪!所以退货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退款到手,烦恼全消。
如果不能退货或者懒得退货怎么办?二手转让,赠送他人,或者凉拌。

03 买买买,提升幸福感 

为了让我们能一直剁手一直爽,而没有负罪感的忧虑,心理学家Dunn(前文出现的霸总之一)贡献了六大提升幸福感的剁手秘技。
  • 多买体验类商品,少买物质类商品
如果你有一万块钱,你会买一个高奢包包还是出国旅游?
Dunn会选择后者,理由如下:其一,我们会很快适应物质类的商品。初相见时你会觉得那个包包很好看,用多了也就那样,厌倦期会很快到来。其二,体验类的商品可以让我们反复回味。想想你在旅游途中遇到一个漂亮的小姐姐,每次回忆起都会露出痴汉笑?
  • 花钱帮助他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一个能让我们与他人联结得更紧密的行为,都有利于提升我们自己的幸福感。
在一些研究中,被试需要选择把同等金额的钱花在自己或者别人身上,结果把钱花在别人身上的被试报告了更高的幸福体验程度。此外,研究者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发现,不管被试是自愿还是被迫捐款给慈善机构,他们大脑中的奖赏回路都被激活了。
双十一给家人买买买,也是提升幸福感的主要行为呢。
  • 多次购买各种小乐趣,而非一次买大的
你很喜欢吃蛋糕。你有100块钱,可以买10个小蛋糕或者1个大蛋糕,如何购买才能让你的幸福感最大化?
如果买1个大蛋糕,第1口会特别好吃,第10口会到达幸福巅峰,但到第100口的时候可能就会吐了。
如果一次性买10个小蛋糕,第一天吃掉三个,第二天吃掉两个,第三天剩下的蛋糕可能都坏了。
如果是第一天买3个小蛋糕吃掉;第三天买两个小蛋糕吃掉;第四天买5个小蛋糕吃掉——每次买小蛋糕,你都能让你的幸福感刚刚好。
若要通过购物获取总量最大化的幸福感,不仅要考虑我们的钱包承受力,也要考虑边际效用递减的影响。效用,即满足程度是人神经的兴奋——外部给一个刺激(即消费某种物品给以刺激,如吃面包刺激胃),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产生效用)。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兴奋程度就下降(边际效用递减)。
  • 延迟消费,延迟满足
Mitchell 等人 (1997)的一个研究发现,人们往往在假期之前会比假期进行时拥有更加积极的情绪,这表明期望有时会比消费本身带来更多的乐趣,仅仅因为它不受现实的影响。如果追求即时满足,我们将会失去这种自由想象带来的积极体验。
“先消费,后还钱”的生活方式对幸福感的抹杀是可怕的。一方面,它会让我们感到自身一直贫穷,一直活在还债的焦虑之中;另一方面,这种即时满足的生活方式还会剥夺你对未来的幸福想象。
万恶的资本主义,在你付款的时候,还给你设置了优先使用花呗选项。
  • 当心比较购物
购物时“货比三家”似乎是无可置疑的好策略,但研究表明,这个策略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较购物可以使消费者从对自己的幸福至关重要的产品属性中分散注意力,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区分可用选项的属性上。
举个例子,你本来只想买个普通蹲坑,通过“同类商品”的链接,你发现了能唱歌能暖屁屁的日本马桶,于是不缺钱的你买了日本马桶弃了普通蹲坑。在这里,对你幸福至关重要的厕所属性是“能蹲”,然而你比较一番之后就把这个忘了——于是悲剧发生了,你发现自己坐着马桶根本拉不出来!
  • 关注群体的评价
购买电影票前先看豆瓣评分和烂番茄指数,外出就餐前先看大众点评……相比起商家自己的广告,其他人的购买和使用评价是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评价中的“差评”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在购物时“避雷”,甚至有助于消除我们冲动购物的欲望。
感谢体贴入微的心理学家们,掌握了这六大神技,从此我就能做一个只有幸福没有痛苦的剁手女孩了。

 

END
作者 / 无应应
编辑 / gorjuss
资料:
[1]AC Weidman, EW Dunn.The unsung benefits of material things: Material purchases provide more frequent momentary happiness than experiential purchase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6 
[2]C Ajanant, P Srinarong.Using Online Retail Therapy to Reduce Lingering Sadness. cuir.car.chula.ac.th,2016
[3]MV Nepomuceno, M Laroche.Do I Fear Death? The Effects of Mortality Salience on Anti-Consumption Lifestyles.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2016 
[4]S Yi, H Baumgartner.Coping with guilt and shame in the impulse buying context.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11
[5]EW Dunn, DT Gilbert,TD Wilson.If money doesn’t make you happy, then you probably aren’t spending it right.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11
[6]Kit Yarrow Ph.D.Why “Retail Therapy” Works.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2013
[7]Retail Therapy: Does It Help? https://www.forbes.com,2015
[8]零售疗法(购物疗法)Retail Therapy.http://blog.tianya.cn,2018

1 评论

  • parasite

    I am regular visitor, how are you everybody? This piece of writing posted at this web page is really good. Kirsti Hillel Milka

  • 写下你的评论或疑惑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隔离期间抑郁情绪加重,该怎么办? | 心理自助手册

    ​在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时期,人们很容易感到无助和绝望。 下面这些小贴士可以帮助改善你的情绪,缓解抑郁。 …

    别拿生娃当儿戏,做好准备再要孩子!要孩子需哪些心理准备? | 心理自助手册

    ​了解你的风险因素 了解任何风险因素都很重要,但你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受到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即使你过去从 …

    如何应对老公的阴阳怪气?|心理自助手册

    当遇到丈夫的被动攻击时,很难解决问题与分歧。识别某人爆发的的愤怒很容易,但却难以识别到被动攻击行为,且当该人拒 …